五十名美女刚上台,鼓点一响,雪地里结了一层冰,\"啪嗒啪嗒\"连摔十几人,队形秒变\"滚地葫芦\"。
第二个节目:独唱《洛阳王》。
歌伎开口就忘词,把\"英武的洛阳王\"唱成\"应付的洛阳账\",台下哄笑。
第三个节目:舞龙舞狮舞鸡。
舞鸡队风力太大,巨型鸡翅膀被吹折,\"雄鸡\"一头栽进朱鲔怀里,鸡头撞飞他的头盔,露出里面一顶普通布帽,布帽上绣四个字:账算清楚。
士兵们笑得敲盾牌:\"李公文工团,专演搞笑戏!\"
李松臊得想钻鸡翅膀里。
演出结束,李松硬着头皮推出\"补过酒\":
\"朱将军,此乃长安秘制,喝了它,过往恩怨,一笔勾销!\"
朱鲔挑眉:\"当真?\"
\"当真!\"
\"好!先请李公试饮三碗,以表诚意。\"
李松酒量三杯倒,但箭在弦上,不得不喝。第一碗下肚,眼前出现两个朱鲔;第二碗,出现四个;第三碗,整个校场都是朱鲔,齐声喊:\"账算清楚!\"
他\"扑通\"倒地,人事不省。
与此同时,五百坛酒分发三军。士兵们学乖了,先兑水再喝,仍顶不住后劲,纷纷醉倒。有人抱着木桩喊\"娘\",有人扯着\"舞鸡\"翅膀要下蛋,还有人把狗牌挂自己脖子上,学狗爬去找\"李松\"要骨头。
好好一座军营,瞬间变\"大型动物园\"。
次日清晨,李松头痛欲裂醒来,发现自己被扒得只剩中衣,胸口挂了个大牌子:
\"欠债二万贯,自愿打工偿还\"
朱鲔站在他面前,笑眯眯:
\"李公既无力还钱,又诚心'亲征',鲔岂敢不奉陪?特给你谋了几个好差:
1. 洛阳鸡场饲养员——每日喂鸡三千只,喂完数数,少一只赔十钱;
2. 乌云盖雪专职洗马夫——早中晚三遍,刷秃一根毛赔一贯;
3. 赛猛虎副都督陪跑员——每日卯时陪狗巡城,狗累你背,背不动赔五十钱;
4. 尚膳监切菜小工——听监正老锅头指挥,切到手赔医药费自理;
5. 洛阳令大铡刀保洁员——每夜磨刀,磨不快赔新刀。\"
五个岗位,工钱统一:每月十钱,包吃不包住,干到还清二万贯为止。
李松算盘一打:得干一千六百六十六年......
他当场嚎啕:\"朱鲔!你杀了我吧!\"
朱鲔和蔼地摸摸他头:\"杀你?那不行,死了谁喂鸡?放心,我会派人给你送终——纸糊的草棚,保证和真的一样。\"
正月二十五,洛阳城头贴出最新告示:
\"原长安宰相李松,因自愿亲征、亲送、亲赔,现特聘为'洛阳鸡场终身荣誉饲养员',望周知。\"
百姓围观,笑得打跌:
\"李公专业送温暖,终于把自己也送出去了!\"
城头高处,朱鲔举杯向远方:
\"李兄,你如愿'亲征'成功,往后余生,请与鸡共舞。\"
而鸡场方向,传来李松悲愤的吆喝:
\"咯咯哒——账算清楚!\"
\"咯咯哒——少一只赔十钱!\"
雪后初晴,阳光照在\"洛阳吃鸡大总管\"的金字招牌上,也照在李松胸口的狗牌上,闪闪发光——
那是\"终极大招\"的勋章,也是\"抓鸡不成失把米\"的墓志铭。
忽然亲兵来到朱鲔面前道:“报,大将军,常山太守邓晨求见。”
朱鲔饶有兴趣地说:“哦?邓晨,他不是刘秀的二姐夫吗?”
亲